在人类历史的漫漫进程中,有一个现象始终刺痛着人们的良知,那便是大国对小国的欺凌。这种恃强凌弱的行为,违背了公平正义,也给无数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容斋随笔》卷十八就记载了许多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得以一窥历史的真相。
先看楚庄王时期的几次征伐。楚庄王率兵攻打萧国(今安徽萧县),萧国将楚国的熊相宜僚囚禁起来,准备杀掉。庄王提出只要不杀熊相宜僚,便可以退兵。这对于身处强国威胁下的萧国来说,本是一个避免战争灾祸的机会,可萧国人不听,坚持要杀。庄王大怒,立即进兵灭掉了萧国。之后,楚庄王又征伐莒国(今山东莒县),莒国人抓住楚国的公子平并囚禁,准备杀掉。楚国表示不杀公子平就放还莒国俘虏,莒国人依旧不听,把公子平杀了。楚国军队随即将莒国包围,莒国军队战败,逃到郓国(今山东沂水县北) 。
再看齐、鲁之间的冲突。齐国发兵征伐鲁国,包围了鲁国的龙地。齐顷公派宠幸的侍臣卢蒲魁去劝降,龙地的人却乘机把卢蒲魁抓起来。齐顷公提出不杀卢蒲魁就与龙地讲和结盟,龙人不仅不听,还把卢蒲魁杀了陈尸城上。最终,齐国人一怒之下攻占了龙地。
齐、楚是实力雄厚的大国,萧、莒是楚国的附庸国,龙也不过是鲁国边境的一个小城。在受到大国攻击时,强国给出了只要不杀人质就退兵的条件,这对小国而言,无疑是保全自己的良机。然而,萧、莒、龙等国却不考量自身的力量,贸然与大国结仇,最终导致灭亡,实在令人叹息。
其实,类似春秋时期这样强国欺凌弱国的例子,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在宋、辽对峙时期,辽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肆意对宋朝进行压迫。他们不断索要岁币和土地,宋朝由于军事相对薄弱,无奈之下只能一次次妥协,签订不平等条约。每年宋朝都要向辽国输送大量财物,这些可都是宋朝百姓的血汗钱啊!长此以往,宋朝百姓的生活负担日益沉重,社会矛盾也不断激化。这种强国凭借武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弱国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秩序的公平与正义,难道能被容忍吗?
然而,面对强国的压迫,小国并非只能束手就擒。古希腊的温泉关之战就是一个有力的反例。斯巴达三百勇士,在波斯帝国百万大军面前,毫无惧色,坚守温泉关。他们为何如此英勇?因为他们深知,退一步,国家就会被侵略者占领,尊严和自由都会被无情践踏。尽管最终他们全部壮烈牺牲,但他们的壮举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希腊人民的心灵,激发了整个希腊的反抗精神。相比那些在强国威胁下轻易退缩的小国,他们的反抗精神难道不值得称赞吗?这种反抗,不仅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更是对正义和公平的捍卫。
回到《容斋随笔》,其中还记载了楼缓劝赵割地于秦的故事。楼缓说“吾且因强而乘弱矣”,意思是秦国将凭借强大的实力欺凌弱小的赵国。他还威胁说,不然天下诸侯会趁着秦国的愤怒和赵国的疲敝,瓜分赵国。在强国的威胁下,赵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割地求和,无疑是饮鸩止渴,会让赵国陷入更深的困境;奋起反抗,又担心实力悬殊,难以抵挡秦国的进攻。但如果一味退缩,赵国的尊严和主权将荡然无存,百姓也将永远生活在屈辱之中。
在当今国际社会,我们依然能看到一些强国为了争夺资源、扩大影响力,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小国进行政治压迫、经济制裁,甚至发动战争。这与古代强国欺凌弱国的行为又有何本质区别?难道时代的进步,就不能让这些强国摒弃霸权思维,尊重每个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吗?
从古至今,大国欺负小国的行为从来都站不住脚,天理难容。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破坏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小国面对强国威胁时勇敢反抗,是在维护自身的尊严,更是在守护全人类共同的正义底线。希望未来的世界,能彻底摒弃霸权主义,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平与发展。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