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姐
你的笔记我来整理
技巧班
马原部分
二、马原三大板块技巧与重点
【选择题】
Part1:马哲部分选择题13大技巧与重点
7.物质意识关系
(1)考物质、物质运动与时空(多选题选项,考综合可能性更大)
①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统一性 (多样性统一);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运动不可分);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运动:变化 (无论是否明显)
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
静止:空间位移;没有发生质变
③ 时空的客观性,(具体的) 有限性(全部)无限性;
时间的一维性
向上滑动阅览例题
2014-17(多选) 长江的年龄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B.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的存在方式(状态)和根本属性是运动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空,而物质(运动)与时空是相互离不开的
时空具有客观性
2016-18(多选) 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2)考意识的本质
️注意“人脑”;注意“反映”;注意“本质”与“来源”;语言是物质外壳。
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or 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考意识的能动性
️注意错误词“直观反映”
(4)考物质意识的关系(混合派别判断)
区别:地位和范畴。物质是本源,先有物质再有意识;意识与物质范畴不同不能替代;
联系:意识可以转变为物质;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向上滑动阅览例题
2010-17(多选)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删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作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的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年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再如1971年版在解释了“雉”就是“野鸡”之后,紧跟着说“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1992、1998年版也一样,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着时代前进的印记,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2009-17(多选) 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主动积极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有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哲学概念没有比什么更重要,信心和黄金不是哲学概念
能动:就反作用速度来说,可前可后可同步
总是滞后的
一定是同步的
1998(理科)-11(多选) 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2002(文科)-16(多选)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运动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空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区别:地位和范畴
2002(理科)-17(多选)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联系)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区别:地位和范畴
2002(文科)-2(单选) 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30天70分day1(单选) 列宁指岀,“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岀世界上原来所没有的东西。这强调了
A.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能动:变现)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脑补)
C.理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实践并接受其检验
D.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30天70分day1(单选) 马克思指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己。”这表明意识
A.是人脑的机能与分泌物
B.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C.是客观形式与主观内容的统一
D.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
30天70分day1(多选)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机械唯物主义)
8.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
(1) 考察量变引起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渐进性和连续性;
质变:飞跃性和连续性的中断。
(2) 考察适度原则
度是一个范围:维持事物质的量的界限。
(3) 考察“辩证否定”与质量互变同时出现作为干扰选项
补充一些基础知识:
① 否定是自我否定,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拔苗助长,长不起来)
②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③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事物发展不是直线性,而是螺旋式上升。a-b-a ‘(体现回复and上升的)
(团结-批评-团结)
向上滑动阅览例题
2010-2(单选) 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2011-1(单选)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一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2012-2(单选)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 × 90% × 90% × 90% × 90% =?”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原理是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2016-1(单选)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2015-18(多选)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9.矛盾
(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对立属性)
①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 同一性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分析题:转化、正反义词(好坏、对错、美丑)、成对出现的、医患关系、师生关系、夫妻、国共
(2)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与特殊性
注意同义词:共性=普遍性=一般,个性=特殊性=个别
①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个部分,或本质)
②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认识事物:个别–一般–个别(举一反三)
(3)对矛盾特殊性的延伸: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① 矛盾群: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重点),次要矛盾
② 某一个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主流:好坏),次要方面
向上滑动阅览例题
30天70分day2(多选) 西周史伯有句名言,“和渤物,同则不继”。“和”是指有差别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是指不包含差别的二者的绝对统一。史伯认为“和”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他主张“尚和去同”。下列与史伯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A.物生有两,相反相成
B.一分为二,合二而一
C.和而不同,执两用中
D.日出于东,月出于西
30天70分day2(多选)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岀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马和白马 构成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马和马腿 构成)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辩证思维方式)
练习(多选)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的这句话表述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B.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
C.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D.任何现存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10.规律
(1) 规律是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因此创造、改造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创造、改造规律)。
因此客观在主观之前,比如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补充说一下,从实际岀发也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正确看待规律的制约作用
(2)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联系:都是规律,具有客观性,可以重复
区别:
① 自然规律是自发的,无意识的,不需要人参与
② 历史规律是自觉的,有意识的,需要人参与
(3) 面对规律,错误的观点:
宿命论(夸大规律,无视主观能动性)
唯意志论(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向上滑动阅览例题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
A.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B.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
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30天70分day6(多选)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这体现在
A.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
B.人类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
C.人们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摆脱规律的束缚和物质力量的束缚
2017-1(单选) 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制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降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现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特点。天帮忙极重要,但人们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直接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人们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掌握客观规律是人们有意识的思想活动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关)
2005-17(多选)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 )。
A.是有层次的
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2014-2(单选) 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2010-20(多选) 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 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 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 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对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的认识
练习(多选) 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自觉:规律,人的有意识的参与的顶点)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30天70分day4(多选)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更替的根本动力
B.社会历史的运动与发展是自觉的(不严谨,可选)
C.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社会历史规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造
30天70分day2(多选) 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体现出
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C.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D.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环保问题:对应的就是尊客主能
练习(单选) “一切皆有命,半点不由心”,这种宿命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B.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
C.既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又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D.否认社会规律可区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往期笔记回顾
01
20腿姐技巧班第01讲
丨
02
20腿姐技巧班第02讲
丨
笔记课程:2020腿姐
《选择题技巧与分析题模板班》
笔记整理:初心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