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

一元即德和道。《子华子·大道》言:“元,无所不在。人能守元,元则守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正如老子《德道经》所说:“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淮南子·原道》也曾表示:“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以道德为最高统帅和最终归宿的研究方法,乃中国古代的一元论。一元的深刻内涵尽藏于老子《德道经》。

四素方法论

《周易》包含的象数理气四大方法论,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排列。象、数、理、气,由简单至深刻,由表面至内核,逐层级展开并最终归一,阴阳和谐,统一运用。此方法论以旋极图之象为总纲,指引身体,观察表象,模拟表象;运用慧识领悟数,运用智识计算、分析数;以慧识科学创造力与智识思维分析其理,领悟其理,阐释其理;运用道德之心与脑及慧眼观察气,运用气。

这四大相互依存、相互佐证、互根互用、互推互演的系统性方法论,既能揭示万物太极的阳态显性完整内容,又能揭示万物太极阴态隐性的气场运动变化规律和生成要素及必然趋势。将万物生成演化和终极归宿的特点和规律,全面纳入四要素中展开并揭示,从而构成完美、无可匹敌的科学研究方法。

《易·系辞》有言:“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周易·略例》中说“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中道:“物生而后有象”。老子《德道经》曰“执大象,天下住”。用象析之法,涵盖万物万事的本象与拟比类象。如万象、形象、景象、现象、象征、象兆、象声、象形、图象、气象等,知象而解象、破象,进入数、理、气这三个层次方能通于象。

《说文》曰:“数,计也”。《老子》曰:“善数者不用筹策”。《祖冲之》:“专攻数术,搜炼古今”。《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汉·王充《论衡》中说:“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内含策略与权术之意。

《后汉书》:“其数有可言焉”,以数论规律性和必然性。如数目、数量、数据、天数、气数、数值、数制、数学、数字等。数学是语言工具,可表达万物内容,亦是推理工具,能进行逻辑推理,还是计量工具,可定量分析和计算。《周易》用数表述和解析万物变化规律。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庄子·秋水》:“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指事物规律、是非得失标准、依据,如道理、理论、理由、理性、理智、理喻、理解、理想。按事物规律或一定标准对事物辨别、分类、加工、处置,如管理、治理、理财、理事、理音、自理、修理、总理。

《黄帝内经·灵枢》:“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说文》:“气,云气也”。对“气”的认识,从汉代编纂的著名字典《说文》解释中可知,当时儒学家已丢失对“气”更深层次的认识,仅将其解释为“云气”。天德之炁养神,地谷之气养形。

气是肉眼不可见的物质,属太极阴鱼、太极黑中的物质与规律,却是能量,是万物变化的动力。不把握住它,对万物的了解只能是一知半解,无法接近真理。知气、识气、观气、用气,成为一元四素方法论中最难掌握的环节,需“修之身,其德乃真”的艰苦实践和长期培养,“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对气、象、数、理进行顺证和反证,得出的结论方能成为真理。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