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圆的前世今生
1918年8月,毛泽东为组织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第一次来到北京,经李大钊介绍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管理员,月薪8元。
一年前,“海归”胡适到北大文科任教授,月薪260元。一个月后调为280元,这也是北大“教授最高级之薪俸”。跟胡适同等待遇的,知名者有辜鸿铭、马叙伦、刘师培等。陈独秀任北大“文学科学长”,月薪300元。李大钊属“五级主任”,月薪120元。
如你所知,这里所说的“元”指银圆,俗称“大洋”,忻州百姓多称之“白洋”。
民国初北京城生活成本不高,五口之家一年花销两百多大洋就可以过上比较舒服的日子。当时毛泽东月薪虽然仅有区区8元,也还可以到小馆子“打牙祭”——1919年,鲁迅先生用3500块大洋,就在北京城买下一套小四合院。
银圆——银铸币的通称,是民国时期的“硬通货”。
清朝以前,历朝历代流通货币基本都用银两和铜钱。大数用银、小数用钱,铜钱与银两之间维持一定的比价。铜钱论枚计价,白银则以成色及重量论值——《儒林外史》中,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戏曲《十五贯》中的“贯”,忻州人称“吊”,一吊就是一千枚铜钱。
机制银币即外国银圆于明万历年间由欧洲流入中国,慢慢成为民间交易的工具。1914年(民国三年) 2月,民国政府制定《国币条例》,发行以袁世凯头像为图像的新国币。这种标准名称为“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民间俗称“袁大头”的新银圆制作精美、成色重量划一,甫一面世,即大受民众欢迎。3月10日,民国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规定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并规定每枚银圆重26.6971克,含纯银23.克。
“袁大头”的出现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驱逐外国银圆、取代前清龙洋,完成了统一国币形制的历史性任务。
除“袁大头”外,民国第二次大批量铸造有人像的银币是孙中山头像银币,民间俗称“孙小头”。“大头”银圆的铸造年号只有四个,即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其版式繁杂,论百上千,总发行量达10亿枚左右。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紧急实施法币政策,不准行使银圆,并用“法币”收兑银圆,银圆作为主币的时代宣告终结。解放后,各地人民银行挂牌收兑银圆,大量银圆被熔化、加工成工业用材。上世纪80年代“收藏热”兴起,银圆成为收藏、投资的对象。从2005年到2012年,银圆价格缓慢、稳定地上升。从2019年开始,银圆价格“一路开挂”,普通“袁大头”在市场上买卖价翻倍、达1500元以上。拍卖市场上,珍稀银币动辄拍出几十万、数百万元的“天价”。
自有银圆以来,假币与真币就如影随形。随着银圆价格的飙升,制假、贩假者运用现代技术生产的假银圆特别是“真银假币”几可乱真,收藏者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在忻州,有一位鉴别银圆真伪的高手。当收藏、投资者对手里银圆的真假无法判断的时候,大都会请“老四”“掌眼”。而这“老四”也真不含糊,有时甚至不必“上手”“过眼”,只要听见你包包里“银圆”碰撞发出的“叮当”声,就“铁口直断”——“不用看了,假的。”
这“老四”,对“大小头”、“四川汉字”银圆的研究颇有心得,尤其擅长“大头”版別的分类辨识,是全国最早从事“大头”版別研究的开先河者之一。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老四”钻研此道30多年、过手银圆几十万枚,炼就一双鉴别银圆的“火眼金睛”。
“小姑娘”VS“老太婆”
“老四”大名王源森,忻州城内人,生于1970年。家中兄妹六人,源森行四。在忻州、山西银圆收藏界,“王源森”少有人知,说“忻州老四”,知道的人就太多了。
老四的父亲当年是忻州长途线务局工人,一人挣工资养活全家八口,寅吃卯粮的窘况可想而知。玩耍是小孩的天性,老四小时候没钱买玩具,就收集花花绿绿的糖果包装纸,夹在课本中、压在炕席下,弄得平平展展。稍大些收集火柴盒,后来才知道这叫“火花”。再大些收集烟盒,好多年后有人才告他这叫“烟标”。十来岁时收集邮票,放学后到银行、父亲单位捡信封、拆邮票,自己用塑料封皮的笔记本做成集邮册。小时候收集这些不花钱就可以得到的东西只是为了好玩儿,不过,通过玩赏烟标、邮票,也知道了不少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在淘换、“升级”藏品的过程中享受到寻觅、求知的乐趣。这些“藏品”,陪伴他度过了物质、精神生活双匮乏的童年、少年。
老四初中毕业后不能再升学,四处打零工补贴家用。给父亲单位立电杆、架电线,到建筑工地当小工,从一天挣一块钱做到一天挣四块二。
1990年,忻州城区新建路邮政局门口开始出现自发的、小规模的邮票市场,后来有人也在此收售银圆,差价一元——在确定是真币的前提下,摊主30元一枚收的银圆,31元就出售了。此时老四还集邮,看到这个买卖心里一动,就花30元买了一枚“袁大头”。当时他对银圆还一无所知,就买了两本钱币收藏的书慢慢研究。书翻得卷了页,还经常向一些老者讨教,对银圆的版别、银色、包浆、边齿……逐渐了然于胸。
1993年,老四在新建路一带开了忻州第一个钱币门店“聚锦阁”,专做老银圆的买卖。
初入行那几年,也“打过眼”,交过比较昂贵的“学费”。过手的银圆多了,对真假的敏感越来越强烈。用老四的话说,就是“小姑娘再化妆也成不了老太婆”。
两枚银圆摆在柜台上,一真一假,在普通人看来毫无二致。老四说,在他眼里,两者的区别就好比一张是百元钞、一张是印了字的纸。
老四鉴银圆一看包浆、二看银色。他说,这两项有问题必假无疑。
影视剧中常有掐住银圆吹一口气听音辨别的桥段。老四说这完全是误导观众蒙外行——银圆面世已过百年,在交易、储存的过程中磕碰,币面、边齿蒙尘都会使银币发声发生变化,即便是真银圆,吹之发声也不尽相同。银圆储存在南方还是北方、高原还是水乡、炕洞还是柜子里,体现在包浆和银色上都会有所不同。一句话,假币总会有破绽。
1998年,老四通过拨号上网成为忻州收藏界最早的“网民”之一。他在各大收藏论坛同全国同道、高手切磋交流,大大开阔了眼界。
老四鉴定银圆出名后,常有朋友请他一起去农村收购银圆。有时一听村名,老四就说:省下汽油钱吧,那地方不可能有——穷乡僻壤,过去全村也没个“买卖人”,哪会有什么银圆?
有时到了村里一看货,老四一眼就瞧出不对,但又不好明说,就推托道“今天带的钱不够”等等。朋友不识“火色”,很冲动地掏出一沓子钱来:“谁说不够?”搞得老四哭笑不得。
老四认识的一个后生,从其本家长辈处购得30个“白洋”,挎包中装着来到老四家请他鉴定。东西还没掏出来,老四劈口就说,你咋背着些假银圆来了?30个“银圆”在挎包中碰撞发出声响,老四听音辨币就“一票否决”。老四说,真币碰撞发声悠扬柔和,假币则尖利刺耳——当然,在普通人听来,这两种声音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
2016年,北京某收藏公司上线“极速鉴宝”APP,藏友下载后上传藏品照片,即可由公司聘请的国内一流鉴定师提供有偿鉴定服务。公司从全国聘请了7位银圆鉴定师,老四为其中之一。在这个平台上,他鉴定各种银圆2000多单,进一步锻炼了眼力。
老北京古玩店有规矩:“捡漏”与“打眼”各凭眼力,钱货两讫后概无后账。老四“聚锦阁”的规矩则是“来去自由”——来店里的买主和卖主,回去后自觉有问题,在没有“调包”的前提下,或退货或退款老四概无二话——当然,这也是基于老四对自己眼力的高度自信。
自上世纪末中国出现拍卖公司以来,老四参加嘉德、保利、诚轩等知名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百场,拍回了自己心仪的银圆和银器。最得意的一件,是花34500元拍到出自云南的“牌坊锭”银。这个银锭重180克,上刻“庚戌捌月”字样——老四的生日,刚好就在庚戌年八月……
近年来,老四对银圆的研究成果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他对“十年大头斜线状边齿”“九年缺口造”“连点华”(繁体“华”)“大扣大耳背”等版别的银圆均有独到见解,填补了国内这些方面的空白。
去伪存真
老四说,近年来上门找他或鉴定、或欲出售的银圆,半数以上为假。
上世纪90年代的银圆做假“简单粗暴”,多为铅心版、夹心版、翻砂版、镀银币,一眼看上去就是“李鬼”,已经基本骗不到人了。近年来用真银通过精密数控机床加工的所谓“真银假币”,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极具欺骗性。
老四鉴定银圆,主要看“银色”和“包浆”。
真银圆色泽润白、柔和不刺眼。白银对光的反射率为95%,光泽很强,但由于币面长期氧化和磨损,所以看上去并不刺眼。而假银圆币面无此磨损,光泽反射极强、极亮,刺眼有“贼”光。打个比方:假银圆币面如无划痕的新玻璃,老银圆就像毛玻璃。
包浆是古玩行业专业术语,指器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悠悠岁月,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渍,土埋水沁,经久摩挲……层层积淀,逐渐形成表面皮壳。“老包浆”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人们这件东西有了“年纪”。
老四说:银圆的保管方式不同,形成的包浆也各不相同。成卷保存的银币,包浆首先从边齿和齿边逐渐向中心形成,越靠齿边越浓越厚,且易形成多彩包浆,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显示出灵动、悦目的光泽。容器中保存的银币,因为是叠压散放,所以形成的包浆不规则,面向空气充足的一面形成的包浆要比另一面厚重。被叠住、压住的一面,形成的包浆会有压痕或叠痕图案。至于经常赏玩的银圆,时间长了会形成一种薄薄的、侧光可见的红色或绿色的包浆,淡墨色的也多见。银圆包浆的形成与环境等众多因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银圆用纸卷起来和用麻布包裹起来放在同样环境下,形成的包浆差别也很大。
老四说:假包浆的目的是把币面盖住以蒙混过关,其色调单一、浅薄,常伴有油、烟、酸味——这是经过酸或火“做旧”的假银圆。此类假银圆币面死寂,字及内齿处无油汗状堆积物。此外,真包浆与币面结合十分紧密、不易去除;假银圆的“包浆”,用手一搓就掉。
老四说,除银色和包浆外,通过银圆上的字和边齿也可鉴定真假。
真银圆上的字由雕刻师在钢模上刻成,字字刚劲有力、字口很硬,再经200吨液压机械压出,字的笔画外沿直立如刀切,“大头”九年尤为明显。真银圆图案清晰度很高、立体感强。人物头发、胡须清晰可分。双眼皮、眼珠有神、鼻翼凸出有立体感、面部凹凸感强。假的则不然,其文字笔画雕刻缺乏神韵、胡须不清、面部较平、凹凸感差。
老四说:假银圆可以把币面做到以假乱真,但边齿始终不过关。真银圆边齿与币面垂直,大致均匀、深浅一致,一般呈梯形。边齿宽窄精度过高反而为假——当时工艺水平不达,而“真银假币”由现代机械精密制作、边齿宽窄精度极高,想做得差点都不好办到——工艺使然,没有办法。
老四说,“鉴币心经”其实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好比见了熟人会有亲切感,见了生人则会下意识地产生抵触情绪——多看真品,看得多了,感觉自然就找到了。比如真银圆的包浆,在他看来“有层次感,不夸张、不做作、不扎眼。”这种观感其实偏向于主观感受——这完全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积累到一定量后境界的升华。
老四说,赏玩一枚历经百年沧桑的老银圆,有时会有一种恍若穿越的感觉:每一枚银圆,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它经过千万人之手,现在到了我的手上。它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大起大落、人间百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老四”鉴币,去伪存真。(郭剑峰/文 冯晓磊 赵 菁/图)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