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佬为何都热衷办学校?

今年初,马云在杭州办了一座15年制的学校:云谷学校,面向所有高层和外籍人士。这所学校的特点,是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个人能力,通过技术让教育更加个性化、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一个鲜活的人,而不是工业化时代下的“标准品”。

其实这也称不上什么新闻,因为硅谷大佬们早就开始办学校了,前谷歌员工 开办了一所学校叫,吸引人扎克伯格等人的大笔投资。

可汗学院创始人创办的 The Khan Lab ,可以让学生自由设计学习计划。离经叛道的,也由于不满传统的学校教育,自己开办了一所学校Ad Astra让儿子读书。他说:“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讲解问题本身而非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一点很重要。”

着重培养当今时代急需人才的 ,更是成立之初便获得了2500万美元投资,当时成为硅谷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种子融资。

为什么科技大佬们都热衷于办学校?

因为处在时代风口浪尖的他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当下教育体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云谷学校定位

学校定位

①一所覆盖从幼儿园到初高中的15年制私立国际化的新学校,被《杭州日报》称为“杭州首个国际公学概念”。

②遵循义务制教育,国家课程教育的基础上设置幼、小、初、高四个阶段的学习体验课程。

③未来的办学规模为:幼儿园托班、小班、中班、大班四段,共计18个班,每班24人;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共计60个班,每班20人;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共计30个班,每班24人;高中十年级至十二年级,共计30个班,每班18人。预计满员3000人。

云谷学校有何亮点?

“云",作为形容词可解释为“盛、多”;云,作为形容词还可以解释为“高”。“谷”,是良、善的意思;“谷”作为动词,意为“生”、“养”。

因此,我们取“云谷”之名,希冀“盛多的良善和崇高在这里得以培养和产生。”此外,在云谷,我们还期望孩子们拥有宝贵的“云谷”品格:既有凌“云”之志,又能虚怀若“谷”,成为具有仁爱精神、独立意志、社会担当、终身学习力和幸福感的地球公民。

云谷学校诞生于数字时代,将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等手段,构建一个开放、分享、绿色的智慧化校园。因此,“云谷”基于数据,世界在“云”上,扎根在“谷”中!

以人为本是云谷的价值追求。学生,是学校所有工作的原点和终点。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生命质量,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身心灵的同步发展,是云谷的追求。为此,云谷学校为学生悉心设计了多种人性化的成长支持模式,除班级制外,学校还创设了导师制、学院制和走班制。

新班级制

新班级制有别于传统学习的行政班级制,是云谷小学段1~5年级实行的一种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基于以人为本及学生个性化发展考量,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性别、个性、特长等特征混合编排成组,按1:5的师生配比在班级内配置导师,使每个小组对应一位专业导师。

导师对学生成长全过程负责,与学生建立一种密切的“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其学习与生活,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立、持续、全面发展,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让个性化的教、学、育落到实处。同时,导师团队以互助协作的方式共同管理班级,一群导师对应一群孩子,班级导师团队在首席导师的引领下,协同互助,共同为班级学生生命成长提供多元、个性化指导,引领每一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导师制

云谷学校在师生比1:5的前提下,引入国际上大学特有的导师制,这是一种以“一对一”为主要形态的教育方式。在云谷学校,每一组学生都有一位专属的导师,导师从智力、情绪、态度、兴趣等多方面给予学生支持和引导。

云谷导师有一个可爱的名字——big buddy,他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相比学科教师,导师更侧重于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和兴趣,可以和学生建立信任和深厚的感情,他将关注每个学生情感发展和身心健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导师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得基本生活技能,学会与人沟通交往;对于高年段学生,导师更像是他们的同伴,鼓励他们面对学业中的挑战,渡过成长的烦恼,解答生活中的迷惑,并持续挖掘他们的天赋和潜力。导师团队将以互助协作的方式共同管理班级和学院,我们希望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成长支持,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更好地认知自我,实现自我。同时,云谷的导师也将链接家庭和学校,在“家校沟通”上起到关键作用。导师制将在小学和初中同时铺开。

学院制

学院制最早出现在有900多年历史的英国牛津大学,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混龄的、自由的、跨学科的环境,让学生摆脱客观环境的限制,冲破思维的阻碍,走向更加开阔的交往空间。在云谷学校,学院是学校内部的学生自治共同体,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合作创造、民主实践的基本组织。

学院有专属活动空间,每个学院有自己的名字、标志、颜色、规则以及文化等,它们更像是一个个小社区,由师生共同参与建造和管理。在这里,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一起社交,开展活动;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同背景的学生可以找到归属感;不同兴趣的学生相互展示,相互欣赏。同时,学院与学院之间会开展各种学习、竞技和比赛,增强学院凝聚力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领导力。我们希望通过给予学生全面的心智训练和引导,为学生提供建立各种良好关系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学会与人相处,以达致人的全面教育。云谷将在6、7、8、9年级设置学院,2017年,云谷第一届7年级学生将拥有三大学院。

走班制

云谷学校关注学生自身成长发展中的差异性,在小学中高段、初中阶段逐步实施“动态走班制”教学。

所谓“动态走班制”教学,是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了一种温和的改进:它保留了“班”的形式,但不固定,体现了动态性、自主性、科学性;它是从班级教学到个别教学的游走中,产生更多、更好、且不同的学习与教学的形态;它从学生的优势开始,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学科中沉浸在不同的学习组,寻找一种更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探索。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创办的民办学校,云谷学校注重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依托阿里巴巴集团强大的技术支持,学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与学的品质。同时前沿科技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期望通过科技的力量,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的孩子。

云谷课程

云谷五大学习领域探秘

云谷学校尊重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发展,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结合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幼儿园到高中15年制的课程学习体验。

双语言

云谷学校为学生营造中英双语教学环境,配置优秀中、外教师,通过沉浸式语言教学,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国文化精髓的同时领略世界优秀文化,让学生自然地获得双语能力,并拥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情怀,从而形成多元视角以及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数学、科学与技术

云谷学校是一所科技为先的学校,我们在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前沿科技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动手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和思考的精神,最高限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开设具有云谷特色的探究和创新、资讯科技和图书馆技能等课程,将信息技术、科学、编程、劳技、STEM理念等有机融入其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等能力,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

人文与社会

人文和社会领域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与社会担当。学生除了学习历史、人文和社会知识,我们特开设三大模块:社会与服务模块、传统文化模块、研学旅行模块,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与社会、与自然紧密连接,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的机会。

艺术

我们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艺术领域的发展,从一年级开始,云谷学校就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课程任学生选择,除了常规的艺术课程外,还开设陶艺、国画、雕塑、油画、声乐、器乐等特色艺术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程,还可以参加民族乐团、合唱团、管弦乐队等社团。

体育与生活

通过丰富的体育特色课程,如游泳、击剑、网球、太极、橄榄球等,在帮助学生增强体格、锻炼意志力和团队精神的同时,不断持续培养孩子的专注和兴趣,我们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找到1-2个喜欢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品格和全球的视野。

马云与创校团队精彩语录

人类VS机器,人类要靠“三创”去征服机器

“未来三十年,整个世界将发生重大改变和重塑。过去两百年,我们处于工业时代,是知识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未来进入数据时代以后,文化将变成第一要素;知识方面,在数据时代,机器一定比人聪明,机器比人算得更快、记得更牢。未来的数据时代,人类和机器竞争就靠三样东西——创意性、创新能力、创造性,这是机器学很难学会的。”

95分VS 97分,有本质区别吗?

“我希望我们学校培养出‘活生生’的一批人,我甚至认为,孩子考数学、语文有85分就不错了,到95分就已经很好了,当然考不到80分肯定也是不行的。但是,95分跟97分,有本质的区别吗?根本没有。从95分考到97分,孩子付出的代价可能让人难以想象,我觉得倒不如让孩子把花在这上面的时间,让自己的体育好一点、绘画好一点、唱歌好一点。”

养狗VS养马,美国校长培养孩子服务意识的妙计

“有一所美国中学,这个学校的毕业生都挺厉害。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养一匹马,学校里面两百多个学生就有两百多匹马。我很奇怪学校为什么要学生养马,因此在洛杉矶的时候,我专门去拜访这所学校,我问校长:‘为什么学生都要去养马?’校长说:‘Jack,你知道狗和马的区别是什么?狗是来讨好人的,而马是你要讨好它的,你不喂它,你不带它溜步,你不给它刷身体,马是不会顺从你的。’校长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培养孩子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环境的意识,让孩子懂得如何和外界、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

个人价值VS个人主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体育是培养孩子们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竞争说的是在赛场上,你总有一天比不过人家,你将面对失败,失败以后再来调整自己、提高自己。什么叫团队?打篮球的时候,我的球永远不传给别人,人家以后还会跟你玩吗?这时孩子就会明白‘我必须要跟人家分享’。所以团队活动、群体运动很重要,我希望这个学校培养孩子既有‘团队意识’、也有‘个人价值’,我们要培养孩子懂得去做最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让孩子实现个人价值,让孩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

忠孝礼义VS希腊神话,东西方文化必须包容并蓄

“在教材上,比如小学语文,我们的孩子小学毕业时古典四大名著一定都得看过。既然云谷立足中国,孩子就必须懂得中国文化,四大名著经典的东西还是蛮有意思的。同时,我希望最好能够出现一千个中国经典的东方故事,比如忠孝礼义的故事,还有一千个西方经典的故事,比如希腊的神话故事。在云谷,孩子从第一天开始,就要学习、感受东西方文化,包容并蓄地接受东、西方文化。”

激发孩子兴趣VS一味只看成绩,什么是优秀老师的标准?

“我上学那会儿,有位体育老师挺逗,他是从农村临时抽调上来的,除了立正、稍息以外也不会其它的,体育肯定是教不好了。他最盼望是下雨天,一下雨他就不用给我们去上体育课了,就跟我们讲《水浒传》,我们听完后,回去翻箱倒柜地去找书看……当孩子的兴趣被激发,孩子会自己回家去翻阅的。看一个老师是否优秀,不是一味地看你班里孩子考试成绩多好,不是看你能给孩子布置多少作业,而是看你能否激发孩子对学习这件事情的兴趣,让孩子爱听你的课、爱进你的课堂,这是我心目中优秀老师的标准,是云谷老师的第一责任。我们要找到这么一批老师,我们要引导我们的老师成为这样的老师。”

家长VS学校,“育”的主体是谁?

“现在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期望太高。其实,‘教’的主体是老师、学校,但是‘育’的主体,除了老师、学校,还有家庭,家长必须参与进来,‘育’必须以家长为主。云谷的家长不是等孩子放学后在家帮孩子做数学、补语文,而是用一个小时时间陪孩子玩,玩什么不重要,可以是音乐、体育、美术,这个孩子喜欢的是什么,家长就陪孩子玩什么。至于孩子数学好不好、语文好不好,跟家长没有什么关系,这是我们学校和老师的职责。我们的家长,一把孩子送进学校,家长就认为教育都是学校的责任,这不对,‘教’和‘育’是两回事。”

升学就业VS发展兴趣专长,上大学究竟为什么?

“我想告诉现在报名云谷的家长,我们这儿没有高考指挥棒和升学率,我们的孩子估计很难考国内的重点初中,也很难考重点高中。但是我希望云谷的孩子升入高中以后,经过三年的学习和积淀,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不是为了升学、就业,而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按自身的兴趣和专长,放眼世界去挑选大学。当然,我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进入哈佛、斯坦福、牛津这样的世界名校深造。”

贵族学校VS 贵族气质,我们不办贵族学校

“今天我们阿里合伙人出资办学校,我们不办贵族学校,但是我们云谷的学生要有贵族的素质和气质,因为贵族是厉行节约的,贵族会把资源合理地最大化利用。其实真正的贵族不浪费,土豪才浪费。”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