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左”和“右”字的笔顺该怎么写吗?
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白痴,或者说很刻意。
其实一开始朋友指出错误时我也有些半信半疑,直到后来找来资料才发现这里蕴含着十分有趣书法小知识。
这是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发布《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中“左”字和“右”字的笔顺。
图源:教育部《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文件截图
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在《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中,汉字最基本的五种笔形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被称为主笔形,5种主笔形分别用序号1、2、3、4、5表示。
这样,图片中每一笔画相对应的数字意义是不是也一目了然了。
我们从小自然也是跟随老师以这样的笔画顺序书写,直到一时兴起跟朋友一起写毛笔字。
嗯……我的书写水平也就只能称为写毛笔字了,书法是万万配不上的。
虽是这么说,但基本的行笔、结构肯定是要有所了解掌握的。
正在写“右”时,更精于书法的朋友却说开头笔顺不太对,“右”字第一笔应该是先写撇再写横。
他向我展示一些书法家的字体。
唐代·柳公权《玄秘塔碑》
↓
《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
↓
元代·赵孟頫《杭州福神观记》
↓
随后又拿出“右”字的写法对比。
同样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
同样是《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中
↓
宋代·苏轼《寒食帖》
↓
最后又找出米芾的《粮院帖》,其中“左”和“右”是写在一起的。
这些字一对比就不难发现左和右的书写笔画确实不同,“左”字明显是先写横,再写撇,“右”字是先写撇再写横。
其中缘由就要追溯到久远的时间,这是左和右的金文写法。
图片参考:《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
这两字在甲骨文中正是指左手右手,方向不同。
到秦简上的写法演化成了这样:
图源:《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
最终形成现在的“左”和“右”。
其演变过程可以用图片来帮助理解:
这里红线标注的正是第一笔顺的演化。
书法源远流长,书法笔顺也早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但也许会有人产生疑惑,那写字的时候到底是按那种笔顺呢?
其实不用纠结。在田蕴章先生早年的讲座中提到过,笔顺最基本的3点意义:简洁、准确、形美。
怎样写好看,能够让读者明白就可以,不必过多纠结笔画。
当然,也并不是说,不用在乎笔画书写了,毕竟正确的笔画顺序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掌握汉字。
单单一个笔顺,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就可谓博大精深,这一个个方块里,写的不仅仅是字,更是历史。
– End –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