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4 年,已有近 14 万名人士通过各类项目顺利获取香港居民身份。
初获此身份时,他们往往会对其感到陌生且新奇,毕竟内地居民身份证与香港居民身份证存在着显著差异。
坊间流传着一些关于香港身份证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香港身份证上的三颗星「***」代表着香港永久居留权;
身份证号码设计意义深远,如同内地身份证一样,暗藏着个人出生年月日信息;末尾括号内的数字则是同一姓名使用者的序号……
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今天,璨总就来揭开香港身份证上那些鲜为人知的奥秘。
香港身份证的各组成部分蕴含着独特意义,具体如下(尤其值得关注 “符号标记” 部分,它能体现持卡人的居留状态;
“身份证号码” 是独一无二的识别码,虽不像内地身份证那样直观显示出生年月日,但也承载着关键个人信息;
“中文姓名电码” 则是将中文姓名转化为特定数字编码,便于电子系统识别处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三个关键要素。
1.符号标记
在香港身份证上,「**」标记意味着持证人已年满 18 岁,具备申请回港证的资格;
而对于 11 至 17 岁符合申领香港特别行政区回港证条件的青少年,身份证上会显示为「」。
紧邻「***」的两个字母,分别透露了持证人在港的居留身份与出生地信息:首字母为「A」,表明持证人拥有香港居留权;
次字母「Z」,则表示持证人出生于香港本地。
通过各类计划获得香港身份的内地人士,其身份证上通常会显示为「CX」,这代表其居留权受入境事务处特定条件限制,且出生地为内地。若七年后成功转为香港永久居民,显示则会变为「AX」。
除了上述 8 个字母,香港身份证上还可能出现「B」或「N」的特殊标记。
其中,「B」表示持证人曾更改过申报的出生日期或地点;
「N」则意味着持证人有过更改姓名的记录。
2.身份证号码
1949 年,香港首次发放身份证,此后身份证号码遵循「1+6+1」的格式编排:以一个英文字母开头,接着是六位数号码,最后以括号内的数字或字母结尾。
70 年代以前,首字母根据身份证的签发地区而定,如港岛区签发的身份证以「A、D、H」开头;九龙区以「B、E、G」开头;新界区是「C」;外籍人士则以「X」起始。
70 年代,政府进行改革,将签发地区标识统一为「K」和「P」。
80 年代起,政府将身份证号码与出生证明编号统一,身份证号码首字母开始从「Z」逆序使用剩余英文字母。
例如,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中期在香港出生的人士,身份证上可能会出现「Y」字头。
如今,身份证号码开头的英文字母已无特定含义,仅按顺序分配。
不过,入境事务处曾表示,一个字母编号用完后,人事登记处会启用另一个字母,每个字母大约能满足十年内出生人口的需求,也就是说,启用该字母的十年间出生的人大多会使用同一字母。
因此,通过观察身份证号码首字母,可大致推测持证人的年龄范围。
身份证号码最后一位括号内的数字是验证码,且并非随机生成,可通过特定算法得出。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将号码前的英文字母按 A=1、B=2……Y=25、Z=26 的规则转换为数字。
2.将每一位数字(包括转换后的英文字母数字)依次乘以 8、7、6、5、4、3、2 的权重。
将上述乘积相加,再将总和除以 11,得出余数。
3.用 11 减去余数,得到括号内应填的数字。若结果为 10,则用字母 A 代替。
3.中文电码
中文电码历史悠久,是一种将中文字符以数字编码排列的系统。
1873 年,法国驻华人员威基杰参考《康熙字典》部首排列法,精选近 7000 个常用汉字,编纂了第一部汉字电码本《电报新书》。
1880 年,清政府聘请丹麦人设计了一套中文汉字电报系统,汉字先按部首分类,再按笔画顺序排列,从 0001 至 9999 以四位数字依次对应不同汉字,这便是中文电码的起源,并沿用至今。
4.晶片
自 2018 年 11 月 26 日起,香港开始签发新一代智能身份证,其特点是将晶片接触面设于卡片背面,并新增非接触式通讯接口。晶片内存储了与身份证表面印刷信息一致的数据,且设有严格隔离的存储区域,分别用于支持入境事务相关用途和其他非入境事务应用需求。
对于香港身份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交流。
添加璨总微信请备注 感兴趣的内容+称呼:
如香港身份/香港保险/资产配置/香港教育+ 小吴
我的微信
致读者:
旨在分享香港工作,生活,教育,储蓄等日常,帮大家打破信息差,时常避坑,推荐好的解决方案,欢迎交流。
感恩每个右下角点【在看】的小伙伴~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