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日戳的地名许多用拉丁字母标注,长期以来,在集邮界,包括许多经典著作,这些邮戳都称为“英汉文”戳或“中英文”戳。因此,现在许多收集研究中国早期邮戳的集邮爱好者也都单纯从英文角度去研究,发现有许多拼法无法理解。
其实这是晚清以后的邮政日戳上地名采用的是一个以拉丁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拼音的特殊方法,也称“邮政式拼音”。
1906年春在上海举行了“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进行统一和规范。会议决定﹐基本上以翟理斯所编《华英字典》(1892年上海初版)中的拉丁字母拼写法(即威妥玛式拼音Wade-Giles )为依据。
威妥玛(Sir Wade)(1818-1895),是英国人,在中国任外交官(官至驻华“公使”)43年之久。在此之前,他主要在上海海关工作并负责对来自英国本土的海关人员进行汉语培训。他先后花了8年时间,成功应用了拉丁字母书写汉字地名的方法,一般称作“威妥玛式拼音”。在大陆1958年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前,广泛被用于人名、地名及中国事物名称外译之译音标准。
按理来说,威妥玛式拼音是一个较“完整”的注音系统,我们现代人学习一下“威妥玛式拼音”,也能很快识别。但事实上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两种不同语言,它的发声、语法、含义不可能用另一种“文字”完全代替。威妥玛式拼音虽然保持了接近英文拼法的一些特点,但是并不完全迁就英文的拼写习惯。再加上,邮政实际执行中,发生了一些特殊情况,不能完全“照搬”,也就必然形成了一个实际存在的、人为稀知的“邮政式拼音”。
邮政式拼音与威妥玛式拼音最大不同的地方是不使用附加符号与音调号,而且在拼音上主要有4点差异:
1.威妥玛式拼音基本上是按照北京语音系统拼的,而邮政式拼音加入了某些方音的拼法。最突出的例子如ㄐㄧ、ㄑㄧ、ㄒㄧ,威妥玛式按北京语音拼作chi、ch`i、his,而邮政式按尖团音分别拼作ki、ki、hi和tsi、tsi、si(邮政式一律省去送气符号),造成差异。
如北京(威妥玛拼音:Pei-ching)、天津(威妥玛拼音:T’ien-chin)、济南(威妥玛拼音:Chi-nan)等等。
2.威妥玛式拼音中的介音u,邮政式拼音中大多数写为w,如汉口(威妥玛拼音:Han-kuo)。威妥玛式拼音中的ou,邮政式拼音作ow,如兰州(威妥玛拼音:Lan-chou)。
3.由于当时国家并没有强调一种语音为统一用语,即现在的“普通话”。在翟理斯《华英字典》中,也附有各个汉字的广东、客家、福州、温州、宁波等9个方言区的方音拼法。而邮政对广东以及广西﹑福建一部分地区的地名,一律按当地的客家话、粤语、闽语方音拼写。
如厦门Amoy(威妥玛拼音:Hsia-men),汕头(威妥玛拼音:Shan-t’ou)、金门(威妥玛拼音:Chin-men)等。造成这些地名不是当地人,是无法解读其发声。
4.1906年“帝国邮电联席会议”统一地名拼法以前,有一部分地名已经有了拉丁字母的习惯拼法,这些通商口岸的地名当时已被世界公认了几十年,也就保留不变。
如广州(威妥玛拼音:Kuang-chou)。由于保留不变,因此出现许多地名拼音形式直接用葡语、西语、意语、拉丁语、法语或者英语转写。
还有地名采用古名拼音。如烟台用原称“芝罘”、沈阳原称“奉天”,有两种拼法;等。还有许多日戳上省名采用缩写,如SHA为山西()、KI为江西()、CHI为直隶()、HO为河南(HONAN)等。
在“邮政式拼音”地名中,因读音接近而拼音相同现象。如湖州、梧州,邮政式拼音刻制在邮戳上都是“”,只能靠戳上邮戳上的中文地名或省名来鉴别。
也许现代人在识别上困难,会责怪当时邮政。“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已经给了你“标准”,为什么还要“改良”。其实,此类现象在现在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国际标准中,也有“无奈”的地方。
如汉字采用汉语拼音注音,有四声,还有带符号字母。但拼写地名后,去掉字母上附加符,也会发生一些问题。
如旅顺(汉语拼音注音lǖ shùn),拼写地名是(),不熟悉中国地理,恐怕也识别困难,甚至小学生给你指“错”。
图:网络图片
由于汉语拼音字母有个ü,也给公安部门发行护照拼音姓名带来问题。2011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自2012年2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明确了公民护照上人名的拼音规则,并首次明确,根据技术处理的特殊需要,必要的场合(如公民护照等),大写字母ü可以用YU代替。但对地名却没有规定。
为什么ü改为yu,主要在汉语拼音中,ü上面两点,在与j、q、x相拼时省略,因此用y来表示ü上面两点,不会搞错。如果我们不知“内情”,精通英文也会读不出。
同样,中国的山西与陕西,都是。由于是两个省名,不能混淆,1992年颁布过一个国家标准《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补救办法是陕西拼音中间加个“A”,即()。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的《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在大陆地区邮政式拼音按规定由汉语拼音取代。联合国于1977年起正式改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大陆地名。
台湾地区在2000年改用通用拼音拼写地名,2008年9月也改用大陆使用的汉语拼音。五十多个年头过去了,在出版物上我国的地名、人名已全部使用汉语拼音。
不过,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仅在汉族地区,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地区,既有按当地语言读音拼写,也有按汉语拼音拼写。如乌鲁木齐为、吐鲁番为,但哈密为Hami,采用汉语拼音。
同样,拉萨英文是Lhasa,不是Lasa。
日喀则是。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邮政式拼音”地名不能再使用。但事实上,这些“邮政式拼音”地名以所谓保留品牌,旧译名继续使用,在一些大学校名上还“撒野”存在。如苏州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Amoy )等。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