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饷指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饷的横征,是腐朽的明王朝竭泽而渔的残暴表现。虽一时改变了政府的财政状况,但加重了百姓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最终使明王朝葬身于汪洋的农民大起义中。

自万历末年,明朝与后金开战以后,辽左用兵,明王朝为了补充军饷,每亩加银九厘,一共加赋五百二十万两。这是明末农民大起义以前明王朝加派的饷银。崇祯帝继位后,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每亩又加征三厘,加上万历年间的九厘,每亩加征一分二厘。由于此笔加征用于辽东跟后金的军事斗争,因此,统称辽饷。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崇祯帝根据杨嗣昌的建议,天下按亩加粮六合,每石折银八钱,共增赋二百八十万余两,用于镇压农民军起义,因此,称为剿饷。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明王朝为了应付日益壮大的农民起义军,又加派练饷七百三十万两,用以镇压农民军练军所用。

辽饷、剿饷和练饷,统称明末三饷。沉重的赋税使得农民不堪重负,大批逃离家园,成为流民。地方官却不顾农民的死活,用严刑峻法追比钱粮,采用一户逃责令九户分赔的手段,九户逃则勒逼一户独承。甚至“民有丁壮逃窜,而掠童稚以索赋”,毫无人性而言。

三饷的横征,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使得百姓与明王朝更加离心离德,明王明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最终亡于李自成的农民大起义中。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