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收听主播 仇婷 为您朗读(第158期)
故乡是什么?
有人说,假如你是一只风筝,故乡就是攥住风筝线的地方,也就是与我们羁绊的根所在的地方。我出生在湖南长沙,但是我又是白族人,因为我的父亲是湖南桑植人,桑植白族是远隔千山万水的云南大理国的后裔。我记忆最深的故乡就是湖南桑植和长沙,那是两个伴随我成长、滋养我一生的地方,也是扎根于我灵魂深处的地方。
都说我们桑植白族是一支漂移的民族,隐居在武陵山区腹地700多年,几乎被世人遗忘。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有人说我们是土家族,有人说我们是汉族,就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个民族,于是便有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称谓——民家人。
父亲说,在这之前他们不知道祖辈口口相传的渔鼓词、打花棍词和仗鼓舞、霸王鞭中还藏有身份来历的玄机,甚至小时候跳格子所唱的儿歌“我家住在海尔旁……”中的“海尔”和“洱海”有什么关系。他们只知道自己被称为民家人,在桑植已和土家族、苗族、汉族亲如一家,过着安逸自足的生活。
1984年,桑植民家人被认定为白族。在几百年的迁徙、拓荒和繁衍中,桑植白族虽远离老家大理,但却在千里之外传承着谦虚、包容、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
我们家称得上是医学世家,我的太爷爷当年是桑植当地有名的中医,他是位心慈心善之人,给穷苦人家诊病,从来不收费。贺龙元帅当年带领桑植弟兄“两把菜刀闹革命”,太爷爷救治过受伤的弟兄。因是同年生,太爷爷与贺龙元帅互称“老庚”(当地方言“兄弟”的意思)。
我爷爷虽然没有继承太爷爷的中医衣钵,但是他在年少时就情系家国。爷爷成长的年代,山河破碎,家国飘零,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救国宣讲声中,正在常德读师专的爷爷热血沸腾地加入了中国青年远征军,那时他才19岁。爷爷曾经随部队在印度接受过英军的训练,曾经寄回来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他高大英俊,穿着团副官级别的军装,腰间别着小手枪,非常帅气。可是爷爷的生命却停格在他22岁那年,在缅甸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尸骨无存,他们的那支部队全部阵亡。
到了我父亲这一辈,学医的衣钵又被传承下来。父亲在长沙学医后留了下来,我便在长沙生、长沙长,但是曾跟随父亲去桑植老家探亲。在我儿时的印象中,桑植老家是一个仙境一般的地方,那里山高水阔,风景迷人,还记得长辈们用背篓背着我翻山越岭,脚步起起伏伏,感觉自己在森林的海洋里自在徜徉。桑植水土养人,民风淳朴,我看到很多老人都健步如飞,爬起山来很多城里来的年轻人都赶不上。
小时候,父亲常给我们讲他儿时在桑植老家的一些“惊险”的故事。父亲说,小时候有一次遇到土匪进村,我奶奶就把他卷在竹席子里面,躲过了土匪绑架。土匪是专门来村里面抓孩子做饭票的,抓了后就给你几天时间,用粮食来换,否则他们就扬言要撕票。父亲说,其实那些土匪没有真正撕过几个票,就是威胁、吓唬他们,因为那些土匪很多人也是贫苦农民出生,并没有完全泯灭人性。
相比桑植老家带给我的亲切与神秘,那么长沙带给我的就是衣、食、住、行、学等具象化的纯真童年时代。
我家住在长沙市雨花亭的湖南省地矿医院的家属区,记得当年医院旁边还有一大片果林,里面种满了桃树和梨树。小时候,我和家属院的小伙伴们经常结伴去爬树摘桃子、梨子,那香甜的滋味至今难以忘怀。现在那片儿时的乐园已经建成房屋高楼,早已找不到儿时的乡愁。
直到如今,我还是特别怀念童年时代和家属区小伙伴一起玩耍成长的日子。那时好玩的游戏一个都没落下,一年四季换着花样玩不同的游戏,比如打游击、跳房子、跳绳、丢沙包等等,玩打游击的游戏时我常常扮演女司令,现在想来都觉得挺逗。
后来,我大学毕业,离开了长沙,先后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珠海、深圳工作十年后,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定居北京。我觉得像我这种A 型血的人挺怀旧的,每次换一个地方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都很落寞、挺挣扎,我总是想,这个地方只是呆一呆,我还是要回长沙去,因为那才是有父母的家,才有家的感觉,是家的所在。我真想回去再爬一爬那去过无数次的岳麓山呀,再吃一回坡子街巷子里那个老娭毑做的臭豆腐呀,还有火宫殿里那些各式各样的长沙小吃呀……
但是像我这种A型血的人也比较专注、执着,每做一件事情都想把它做到最好,这种执着的劲头让我走得更远,最终还是使我远离了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的时候我总是特别想家,因为我们家从小对中秋节都特别重视,有时还要开家庭会议,共享天伦之乐,那些地道的长沙菜如剁椒鱼头、辣椒炒肉、雪花丸子等等佳肴自然会被端上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感觉真好。
现在在北京的家中,我也会常备自制的剁辣椒、豆豉辣椒酱,想吃家乡菜的时候,炒菜的时候就会放一点,但是不能放多,因为北京的气候不像南方那么湿润,太干燥,吃多辣椒了就会上火长痘。果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离开了故乡,曾经的很多依傍也会不自觉变得脆弱。
还记得上一次泪流满面的时候,是2015年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观礼,当抗日老兵方阵迎面走来之时,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和千千万万抗日志士,瞬间我领悟到,我是替为国捐躯的祖辈们站在这里,向共和国致敬!
爷爷和千千万万的中国远征军战士在抗日战场为国捐躯,他们的身躯留在了遥远的异国土地,我想爷爷也一定很想家。但是,我也相信,爷爷的英灵并不孤独。
– END –
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融媒体
出品
监制 | 杨天兵
统筹 | 黄琪晨
口述 | 钟瑛
文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吴双江
往期相关:
陈登斌:故乡,是我的梦想开始的地方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清明特辑)陈刚:行走的乡愁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舒勇:故乡是一幅永远画不完的画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潘碧灵:故乡滋养了我的成长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郑大华:乡音未改是乡愁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雷鸣强:故乡水,故乡人,故乡情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石红: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我们从哪里来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杨伟军:洞庭湖如思乡的酒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张健:人不在,情亦留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李云才:月色霜天影无痕——家乡那条悠悠的小河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张国刚:河洑镇的纯真岁月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院士陈晓红:湘雅南院,滋养我心灵的源泉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谭清泉:忘不了的乡情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黄兰香:离乡情亦切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袁爱平:故乡是我心灵休憩的地方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王国海:爱心的延续,源于对家乡的记忆与牵绊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傅莉娟:时光流逝,乡情依旧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龚文勇:荷叶深处,不归处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刘山:此心安处是吾乡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毛光辉:画不完的乡愁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王跃文:故乡是我记忆里最诗意的风景 | 夜读往事·我的故乡
李洪强:故乡的年味儿 | 夜读往事·我的故乡
院士印遇龙:每次回到故乡,总是去老地方看看 | 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转载注明:“力量湖南”()微信公众号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