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强市之本、创新之要、发展之源。抓住科技创新和人才的“牛鼻子”,才能下好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
温州历来是一座重视人才、人才辈出的城市,涌现了苏步青、谷超豪、杨焕明、林海帆、叶公抒、滕锦光、南怀瑾、琦君、叶永烈等一大批名家大师。各路杰出英才正是驱动温州改革创新发展的先锋。
当前的温州,正努力在新征程上奋力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集聚资源、优化环境,促成高质量发展“天时地利人和”。这座城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广大人才加入,各路英才也必将在这座城市收获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黄金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的温州营商环境排名跻身长三角27个城市第4位,人才净流入率加速提升,本土培育人才也呈现万木勃发之势。李校堃、吴让大、唐云(-)、金欧阳、胡如意……海内外各路精英才聚瓯越。
人才们与温州有怎样的创新创业故事?他们为什么选择温州、留在温州、以温州为家?近日,我市启动“人才特使为温州代言”活动,邀请我市人才中的优秀代表,用各自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温州是一片
大有可为、可以追梦圆梦的热土,
择一城创业就选温州!
前期,市委人才办发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征集、确定了首批温州人才代言人,温州日报派出记者进行了集中采访,自9月28日起,温州发布每天为大家发布这些优秀人才的故事。今天,带你关注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系副主任周猛和温州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科学术带头人孙杰。
周猛
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系副主任,温州市“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为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会员,美国癌症免疫治疗协会(SITC)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专委会委员,浙江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担任多个国际SCI期刊副主编和编辑职位。
孙杰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省教育厅、省卫生厅、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和省博士后面上等在内的多项基金项目。
代言话语:敢想敢拼敢闯,我们是新温州人!
博士夫妻:周猛、孙杰
在温州找到了事业的春天
如果说,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是为了创业,那么带着妻儿一起则是对这座城市的认可。同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工作的周猛和孙杰是一对伉俪,2018年夫妻俩带着小女儿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来到温州,把“根”扎在了第二故乡。
来温两年,周猛夫妇不仅在第二故乡找到了事业的春天,也渐渐在骨子里认可了温州,称自己是“敢想敢拼敢闯”的新温州人。
周猛
温州是一座求贤若渴的城市
2017年,对周猛夫妇俩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们已经在东北工作了整十年,正准备出国进修实现自我提升,但最后却选择了来温州。
从遥远的东北,不远千里来到温州,周猛称这是一种缘分。他说:“当初决定来温州是偶然,但是留在温州却是必然。” 原来就在他们准备出国前,一位从美国回来的老同事,带回了一个消息,温州医科大眼视光学院生工学院正在组建生物信息学科。思维敏锐的周猛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也许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突破点。
这一年,他和孙杰坐上了来温考察的飞机,从冰天雪地的哈尔滨飞往四季如春的江南水乡,这是他与温州的初遇。
在实地考察中,温州和温医大对人才的渴慕,让夫妻俩动容。而最令他们看重的是,温州医科大学瞿佳教授领衔的眼视光学科国家级科创平台,以及为了吸引海内外人才助力温州建设发展,温州市政府制定的“人才新政40条”给出的诸多招贤纳士的优惠政策。一个大平台、一项好政策为来温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丰厚的科技资源、启动资金和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包括聚英家园人才小区,高层次人才子女无障碍择校就学等“福利”,解决了人才落户温州的后顾之忧,坚定了周猛夫妇来温发展的决心。
温州是一座机制灵活的创新城市
“筷子发芽,火腿走路,变不可能为可能。温州就是这样一座神奇的城市”,2018年怀揣着一番梦想的周猛和孙杰正式办理手续,加入了温医大眼视光生物信息学科团队,开始了在温州的科研工作。
令他们惊喜的是,温医大属于学校与医院共建办学,对研究医学大数据交叉学科的周猛和孙杰来讲,简直如鱼得水。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能获取最新的临床数据资源、临床样本和临床问题,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直接反馈给临床医生进行交流,突破了传统医学院校的校部基础研究和医院临床研究相脱节的弊端。
良好的工作条件,灵活的机制和政策帮扶,再加上住房、子女入学等政策,夫妻俩开启了“一门心思搞事业”的模式。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所刚开始建设那会儿,是夫妻俩最忙碌的时候,精心筹备实验室的设备,招聘工作人员,制定发展计划,每一步夫妻俩都亲力亲为。
而在他们身后,是温医大,眼视光医院、甚至温州人才政策的全力扶持。孙杰回忆说,虽然她与周猛都是硕士生导师,按照惯例,来温第一年他们不能招收研究生。温州灵活的政策机制帮他们开了“绿灯”,解决了人手紧缺的燃眉之急。考虑到实验室建设急需人手,医科大经过研究最终同意他们当年招收研究生。此外建设实验室,无论是资金还是场地,医科大和眼视光医院也都全力支持。
如今,周猛和孙杰带领的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已经完成“招兵买马”并如期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团队中不仅拥有“浙江省杰青”等核心队员,还聘请了国内外若干985名校的教授作为团队的兼职学术导师,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孙杰
温州是一座未来可期的城市
扎根温州,融入温州,成为敢想敢拼敢闯的新温州人,这是周猛与孙杰心中的期盼,也是他们为温州的代言。
如果说初遇,是惊艳于温州的创新创业环境,那么两年多的朝夕生活,如今周猛夫妻俩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日常饭菜中离不开海鲜,小女儿回家能时不时溜几句温州话,正是对城市的这份认同和归属,让周猛一家对温州产生了深深的依恋。
孙杰说:“温州是一座未来可期的城市,她有好山好水,有浓郁的科研创业氛围,我们希望在未来的科研中能不断创新,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更好地服务健康温州。”而在周猛的心里,他总想着要用自己的努力,为城市的发展再添一份力。
周猛说:“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但与国内的大城市相比,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研成果仍有不小差距。”因此,他期盼温州市政府在人才培养和发展上能继续给予政策扶持,将科研创新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问及来温创业的选择,夫妻俩坚定地说:“温州是一座未来可期的城市,我们很高兴能在最好年华,来到这里创业发展,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往期回顾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