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爷电影《九品芝麻官》里有场好戏。
老板娘:这是什么字?
烈火奶奶:我……
老板娘:我……你个大头鬼呀,这是什么字?是不是“醒”呀?
(来自网络)
“醜”其实是繁体字,是“丑陋”的“醜”。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醜,可惡也。从鬼酉聲。昌九切。“从鬼酉声”说明“醜”是一个形声字,古人认为鬼的面貌最丑,因此从鬼。本义是貌醜。
(来自网络)
但是“丑”字与“醜”字并不完全对应。《说文》: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形。时加丑,亦举手时也。凡丑之属皆从丑。敕九切。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而在现代,表示貌丑的“醜”与表示地支与时辰的“丑”已经通通简化成了“丑”字。
(来自网络)
从“醜”和“丑”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汉字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趋势,那就是简化。而汉字形体由繁趋简,产生了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对应。例如上文所提及的“丑”和“醜”对应的简体字都是“丑”字。而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显然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存在着一简对多繁的繁简不对称的现象的,并且在繁简转换中还可能发生混淆。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繁简不对称现象呢?
图为使用软件一键简转繁的结果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变迁;在近现代,它又因为汉字简化运动得到了新的发展。汉字在这六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复杂的现象,例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等。而前文中所提及的“丑”这一简体字对应“丑”与“醜”这两个繁体字,这种一对多的繁简关系,我们称之为非对称繁简字。
非对称繁简字产生的原因
简单来说,非对称繁简字产生即是因简化字形,而将原来可能有不止一个写法并各自具有意义的字全由一个字来概括替代,以至于相当一部分的简化字失去了其辨别不同含义的功能,相当一部分应在特定词句、语境中使用的繁体字被大家忽视。
从其简化方式上看,非对称繁简字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01
同音兼并类
即将笔画繁的字的意义加载到与之同音的笔画简的字上,从而省掉一个繁体字。如:
板①(闆):私营工商业财产的所有者叫老~;
②(板):“板”的其它意义,如:木~、~眼等;
表①(錶):手~,钟~;
②(表):“表”的其它意义,如:外~,~叔,发~,~述,~率,报~等。
02
非同音兼并类
即将笔画繁的字的意义加载到与之不同音的笔画简的字上,从而省掉一个繁体字。如:
厂①ān:同“庵”,多用于人名;
②chǎng:原作“廠”,如:工~、~房等。
斗①dǒu:烟~,北~七星;
②dòu:原作“鬥”,如:~地主,~殴等。
03
统一简化类
即将几个繁体统一简化为一个简体,从而用一个简体代替多个繁体。如:
发①發fā:~展、~货、~言、~射等;
②髮fà:头~、令人~指。
历①歴:经~,~次,~访;
②暦:~法,日~。
04
部分简化类
即只将部分意义加载到某个笔画稍简的字上,该字及其他意义仍然保留。如:
夥:表示“多”不简化,表示其它意义时归并简化为“伙”。
05
多头简化类
即在不同音义上作不同的简化,分别与不同简体对应。如:
蘋:读píng简化为“苹”,读pín简化为“”。
“非对称性繁简字对照表”包括三个分表,共收通用字范围内的非对称性繁简字100对。同音兼并类、非同音兼并类和统一简化类各列一表,多头简化类和部分简化类分别插入三表之中,用“注”注明。
综上所述,繁简并不是可以一键转换的,对于这种非对称繁简字的情况,我们在使用其繁体字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在日常生活中用简识繁还是很重要的。繁体字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繁体字。
比如说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仍然在使用繁体字,如果你到我国这些地区旅游,难免会见到繁体字。
(来自网络)
又比如许多的名胜古迹中,有着先人留下的字迹,如果你不认识繁体字,那么就可能会闹出把“勤能补拙”看成“杜甫能动”的笑话。
(来自网络)
如果你恰好是个书法爱好者,那你在学习书法、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大概率还是会接触到繁体字。
(来自网络,赵孟頫《为牟成甫乞米帖》)
所以,我们认识繁体字与简体字之间的关系,做到用简识繁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我们在对一个字“寻本溯源”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练习:找出下文中使用错误的繁体字
1.這事我說不出個子醜寅卯,實在是獻醜了。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