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诗心词味与古典文学-)
雪啊——最简短的诗心,最缤繁的情意
【霜天晓角 雪梅】 美丽
玉魄霜洁。
檀蕊香飘彻。
已著萼珠串串,
孤山外,偏宜月。
韵绝。
姿清洌。
寒梅开时节。
最妙霁初拂晓,
春意淡、和雪折。
北方下雪了,怀念故乡的雪。今日带着大家在描写雪的古诗中漫步徜徉,感受雪花带来的,那最简短的诗心,与最缤繁的情意~~
夜雪的清宁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睡半夜的时候被冻醒了,见窗前反光的明亮才知道下雪了。雪势大吗?分明听到了院子里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本诗新颖别致,诗人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诉说雪夜,一波数折,令人感同身受。
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夜雪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清醒清宁、银装素裹的雪夜世界。
客雪的蕴藉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谁冒雪归来了呢?分明在冰天雪地的萧条和荒凉里,带来了蓬勃的生气。夜宿山村,农家院落,合起来只用了二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
在万籁俱寂中忽现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平淡中见崎岖,给人以不尽的想象空间。
正如此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从唐诗中脱颖而出。
途雪的相思
《寄内》 孔平仲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给妻子写一封信吧,提起笔才感知到满满的思念。从何说起呢?沿途风物,在离别人的眼底,透着弥漫四野的孤单。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这无限的飘忽惆怅,情怀的极苦、极乱,言之不尽,就用景色来表达吧,虚处全实,虽含蓄,然而充分。
塞雪的意气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金戈铁马,整装待发,刹那间,大雪落满了刀和弓了。多美又壮观的画面,渲染着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的信心。而一逃一追的紧张氛围,却用雪花去静静的渲染了出来。箭在弦上,惊心动魄。
江雪的奇绝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清极峭极,傲然独往。此诗读之便有寒意,故古今传诵不绝。
空江风雪中,远望则鸟飞不到,近观则四无人踪,而独有扁舟渔父,一竿在手,悠然于严风盛雪间。其天怀之淡定,风趣之静峭,以短歌为之写照,志和《渔父词》所未道之境也。
藏头诗,千万孤独。山山是雪,路路皆白,孤舟独钓,带着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浑然一体。
山雪的雅趣
《中峰亭》 朱景玄
中峰上翠微,窗晓早霞飞。
几引登山屐,春风踏雪归。
在亭中赏山色,山路漫漫,踏着积雪。一瞬,日出东方,朝霞万丈,山披霓彩,似沐着春风,可并肩缓缓行矣。
晚雪的醇浓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寻常之事,人人意中所有,而笔不能达者,得生花妙笔写之,便成绝唱,此诗是也。
末句之“无”字,妙作问语,千载之下如在耳畔。
天色已晚,有闲可乘,除了围炉对酒,还有什么更适合于消度这欲雪的黄昏呢?酒还要加上知己,才能使生活更富有情味。
可以想象,刘禹锡在接到白居易的小令之后,一定会心头一暖,立刻赴约前往,不醉不归。
春雪的浪漫
《春雪》 东方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雪花纷纷扬扬漫天而下,玉树琼枝之间,在园子里的开放的梅啊,到底哪一朵才是真正的梅花而不是雪花呢?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通篇只似口头语耳,然拈来自妙。
冬雪的凛冽
《冬寒》 陆龟蒙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
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
这是一篇回文诗,倒念亦可。各种景致烘托出边关寒冬的冷。这些弥漫着寒意的景物,引发了诗人的忧思:
戍边的人怎么才能承受这严冬的侵袭呢?漫长的寒意啊。
馀雪的韵味
《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此诗写得缥缈森秀。咏高山积雪,若从正面着笔,不过言山之高,雪之色,及空翠与皓素相映发耳。此诗从侧面着想,言遥望雪后南山,如开霁色,而长安万户,便觉生寒,则终南之高寒可想。用流水对句,弥见诗心灵活。且以霁色为喻,确是积雪,而非飞雪,取譬殊工。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
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国粹与生活艺术期,主编微信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合作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