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记者 周安娜 程靖 钟书毓
5月22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今年的两会有着特殊意义,备受全球瞩目。大会开幕之时,不少外媒第一时间推出短消息,对大会盛况进行实时报道。
在外媒眼中,此次两会有哪些关键词,重点报道了哪些内容?
美国媒体
美国CNBC新闻网引用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的话称,“如果(放弃设定经济增长目标),意味着中国真的打算让可持续的需求和消费、出口和私营经济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话,这是一件好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以“振兴经济”为小标题,指出“经济增长与创造就业”是2019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
此外,该报引用了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的预测称:中国想要在2020年底实现经济总量扩大至2010年两倍的目标,那么今年的经济增速要达到5.6%(2019年为6.1%)。
在李克强总理公布政府工作报告前一天(21日),CNN指出,2020年全国两会最大的议程是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数十年间最大的经济发展挑战,以及创造就业岗位。
《纽约时报》则认为,中国高层财政规划者对增加政府借贷持保留态度。该报指出,金融危机中的债务刺激计划帮助中国经济迅速反弹,但同时增加了中国的债务负担。
《纽约时报》指出,李克强将采取的其他一些举措将会受到欢迎,且“成本较低”,如降低网络宽带费用、为农村和城市失业人员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等。
该报称,政府工作报告向国内外投资者保证,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发展市场经济。
此外,《纽约时报》还指出,李克强谈到了中国在新冠疫情初期的应对:“(疫情中)我们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暴露了很多问题,人民表达了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值得我们注意。”
英国媒体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随着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全球市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商品需求下降,全球经济受到冲击。对此,该报引用李克强的话称:“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报道引用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家普拉萨德称,“中国放弃经济增长目标这件事,将‘不惜一切代价强调经济增长’,转移到了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上。”
西班牙媒体
西班牙埃菲社将目光集中在了此次两会所运用的5G异地同屏访谈上。报道称,两会通过最先进的5G网络进行远程直播,画面的细节、分辨率使其呈现出惊人的立体感,“清晰度高到还以为演讲者本人就在眼前”。
“它很独特,甚至有一点‘奇怪’,但它反映了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这太有趣了。”盖蒂社(Getty)的摄影记者这样表示。
《20分钟报》则详细引述了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称由于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贸易环境的 “巨大不确定性”,中国虽不会为今年的经济增长设定目标,但将把稳定就业和保障生活水平放在首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日本媒体
日媒也观察到了本次的全国人大没有设经济增速目标。
据《每日新闻》报道,中国今年首次未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作出了上述表示。
报道称,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关于今年发展预期目标,李克强总理说,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他表示,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同时,《每日新闻》关注了中国的国防预算,据报道,中国2020年国防预算预计增长6.6%,低于2019年7.5%的增长目标,但符合中国在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形势。
《朝日新闻》观察到了此次人大开幕的防控措施,表示每年大约有3000多名国内外记者参与中国两会的报道,今年仅数百人,所有人都要通过PCR测试。
《朝日新闻》表示,在今天的开幕会议前,许多记者不用排在人民大会堂前,以获取在会场分发的政府报告资料;资料将线上传输,各种会议也将在线直播,与人大代表或政府官员的采访也通过视频语音进行。
拉美媒体
古巴拉美通讯社5月21日的一篇报道中,不仅介绍了今年两会召开的特殊背景,还重点科普了人民政协的工作方式和主要职能。
而在今天关于全国人大开幕的报道中,古巴拉美通讯社称,中国所公布的年度国防预算符合了振兴经济的调整。
报道表示,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振兴计划中,中国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这是因为近年来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图源:拉美通讯社)
此外拉美通讯社称,中国作为亚洲巨头,接下去的目标是创造900多万个城镇就业岗位,扩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改善所有贫困县(区)的生活条件。
报道还指出,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预防和控制像目前新冠肺炎这样的大流行病,因为它们除了引发严重的卫生危机外,还会使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
马来西亚媒体
马来西亚《星报》日前报道称,“两会”是中国最重要的年度政治盛事,今年预计更不寻常,不仅因为召开日期推迟了数十天,更因为中国的代表委员们将更多地关注公共卫生问题。
《星报》认为,“两会”期间,公共卫生有望成为热门话题,而与新冠病毒抗争的经验等也将被讨论。
此外,《星报》表示,“稳定就业”将成为中国接下去的首要任务之一。鉴于2020年面临的诸多挑战,稳定的就业市场将成为加强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稳健的关键。
多国社交媒体
大会开幕后,代表委员们齐刷刷佩戴口罩的画面,很快在外媒和海外社交平台上刷屏。有条不紊的准备工作和对待疫情不松懈的态度,都给外国媒体和网友留下深刻印象。
场内外人员均佩戴口罩。(图:美联社)
美联社注意到参会的代表委员、工作人员,乃至安保武警均佩戴了口罩。无论场内场外,都秩序井然。
外媒记者也在推特等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大会现场画面。
荷兰《金融日报》记者在推特上发布现场图片,并称“绝大多数人都戴着口罩。”
《印度报》记者表示,参会人员佩戴口罩的一幕“引人注目”。
(图说:《印度报》记者推特截图)
话题也引发留言板上外国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评价,这是“一个团结而有秩序的国家。”也有网友说,选择佩戴口罩并做好防护措施,正是中国确诊病例相对较低的原因。
《悉尼先驱晨报》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新冠病毒的传播,而两会的召开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展示政治凝聚力的机会。
法国《世界报》认为,两会召开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即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民众可以重新恢复日常生活。美联社则说,“两会的召开进一步印证,中国已经战胜了疫情。”
《联合早报》指出,“在防疫的谨慎氛围下,代表委员们来到人民大会堂时戴着口罩。他们和往年一样,在大会堂听报告,无需隔开就坐。主席台上的座位安排也与往年没有太大差别,座位间距没有明显拉大。这些安排都向外界释放出中国已走出疫情,逐步恢复之前生活秩序的信号。”
加入IP合伙人(站长加盟) | 全面包装你的品牌,搭建一个全自动交付的网赚资源独立站 | 晴天实测8个月运营已稳定月入3W+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无限制下载点击查看会员权益
站长微信: qtw123cn
